資產評價涉及企業間的產權交換、轉讓、資產重組、破產清算、資產抵押及資產保險、財產稅務等,在先進國家行之有年,是在市場經濟中發揮專業服務行業之一。台灣自2007年起,資產評價已有相關公報,也陸續發布實務指引,作為評價業務執行基準,對於評價目的、評價準則、評價程式、評價方法、評價假設、評價基準日等等都有規範。
★資產評價服務類型
資產評價服務主要區分:資產評價、評價覆核和評價諮詢。
★資產評價標的類型
從評價標的來看,資產評價可分為:單項資產和整體資產評價。單項資產評價包括:技術、商標、機器設備、土地使用權、建築物、其他可辨識無形資產等。最為典型的整體資產評價是公司股權評價。
★無形資產評價範圍
「無形資產」包括法律給予智慧財產權所有人的專屬權。無形資產是經濟概念,可以為企業帶來獲利的無形資產都是,例如:專利權、商標權、著作權、客戶關係、未履約之訂單、營業秘密、未申請專利的技術等。
台灣評價準則第7號公報中,將可辨認無形資產的類型包括:
★無形資產評價時機:
較常見的「無形資產評價」時點,與評價目的有關:
中信自2003年起,提供股權、技術、商標、員工認股權、現增薪酬、商譽、不動產、動產等有形無形資產評價,客戶涵蓋數十家上市櫃興櫃公司,出具達數百份報告,歡迎洽詢中信資產鑑定公司/中信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。